中国研究学部以中国高中新课标(NCCS)为主轴,融合古代现代经典汉语言文学与思想作品,一共开设2门必修课、4门选修课,共6门课程。
(必修课以“*”号标注)
中国研究学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中国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课程,旨在发展学习者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并支持学生的终身发展。学部课程通过引导学习者阅读与探究多元化的古代以及现当代经典文本,着重培养学习者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思想的理解与热爱、提升学习者对汉语言文学与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加强国民身份认同感,为他们将来走入国际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的能力与素养:“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文以载道”。
这是一门引导学习者系统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学思想文本的基础课程,以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汉语读写能力。从先秦哲学家的作品到当代文学作品,这门课鼓励学习者以批判的眼光整合各种信息来源,对文化、历史和社会提出更深刻的见解。
在为期一年的课程中,学习者会接触到偏重文化思想方面的中国史,直接阅读重要的历史文献与经典,特别是《诗经》、《论语》、《礼记》、《史记》以及《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诸子著作。练习掌握一手资料,避免二手资讯的误导,与现代西方价值的干扰,学习面对古籍,直接与古人对话。
这是一门支持学习者阅读古代和现代东方作品的基本课程。通过专注于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表达,学习者将从语言、构思、形象和情感的角度欣赏作品,并熟悉创作意图和审美体验。通过养成写读书笔记、评论和随笔的习惯,学习者将成为具有独特观点的熟练写作者。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萌芽与巅峰时期,现当代文学对于学习汉语语言与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门课中,我们会共读现当代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探究主旨意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提升文学欣赏能力。鲁迅、茅盾、巴金、老舍…… 欢迎进入现当代文学的世界。
本课将以东亚三国(中日韩)的二战后的现代流行音乐作为探究对象,主要讨论覆盖在中国现代流行乐变迁下的:东西文化交流,东亚内的文化交互,冷战文化外交,东亚音乐社会生活、音乐载体的变迁与人们对听觉认知的变化。在这门课上,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大量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东亚地区历史,还可以了解到基本的历史文献/数据之收集、甄别、分析技法,支持学习者完成基础的历史独立调查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