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社区成员请进

诗歌插画

蔺晨雨 Chenyu Lin

导师

驱动问题

  1. 不同的媒介材料在绘画中有何差异?
  2. 为什么要学习临摹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3. 如何将文字抽象信息转换为视觉图像?
  4. 如何给予反馈并利用他人反馈改进作品?

项目介绍

涉及学科:视觉艺术,英文

项目主题关键词:诗歌,插画,超现实主义


自 19 世纪摄影术被发明后,绘画在当时最重要的记录功能就几乎被取代了。一时之间,许多 人发出了“绘画已死”的论断。可是随之而来的印象派绘画、立体主义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 波普艺术、极简艺术等,使得绘画这种表现形式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其中超现实主 义绘画更是以描绘人们的梦境、精神状态等极具感性的方式,被许多人所熟知。

诗歌艺术,作为所有文字表达形式中最接近超现实主义的文体,通过对不同意象的拆分与重组, 常常能够带给读者某种不可言说的阅读体验。而这种不同寻常的体验,也总会让读者们发出“看 不懂”的评价。乃至“诗人”这个称呼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揶揄而非客观描述,这也使其在 大众的印象中更与艺术家相似。

美国诗人理查德·布劳提根 (Richard Brautigan) 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大量散文式的文字描述。 充满了想象力的意象散布在他作品中的每一行。叙事性图像课程的学习者们在经过插画单元 的学习后,每人选取了《布劳提根诗选》中的一首,作为单元创作的灵感来源,完成了一幅 幅令人意想不到的插画作品。为了能够让各位学习者的作品和这样一次尝试被更多人看到, 我们选择在小剧场给大家带来这样一场展览。祝各位观展愉快。

核心素养

思维习惯:成长性思维,修改迭代,寻求帮助,追求卓越

认知能力:创作,呈现,评判建议

学科知识:干湿材料不同,构图,作为插画技法的拼贴,如何评判建议